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

期刊简介

《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》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。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,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,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,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,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、脑、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,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。 《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》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(国内统一刊号:CN11-4468/R,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009-0126,邮发代号:2-379)。现为月刊,大16开本,72页,用铜板纸印刷,图文并茂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(中国科技核心期刊),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。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“优秀学术质量奖”。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、脑部疾病、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,包括临床研究、基础研究、影像学、遗传学、流行病学、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、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、康复等。主要栏目:专家论坛、述评、临床研究、基础研究、循证医学荟萃、继续教育园地、保健与康复、综述、讲座、病例报告、论著摘要、读者·作者·编者等。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、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。

论文被拒稿后,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呢?

时间:2023-12-18 10:03:16

拒稿是每个学术人员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它并不代表你的研究不好,只是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不符合杂志的主旨。所以,接下来介绍几个不同的选择,帮助研究者从拒稿中寻找出路。

1.审读审稿人的意见

通常情况下,杂志编辑会将审稿人的意见转述给投稿者,这是一个好机会来了解你文章的优劣之处。读者可以将审稿人的建议仔细阅读,并在下一次修改论文时好好考虑使用。同时,还应该注意到审稿人对于你文章的一些明显缺点,例如符号、表格、图形等是否准确,这样可以更好地改进文章。此外,审稿人的意见还可以让作者找到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,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。 

2.向其中的教授或导师咨询反馈

作为学术导师,他们可能已经看过你的论文,并且对其有所了解。因此,在论文被拒稿后,得到导师的反馈可能会很有帮助。除了询问教授的意见之外,你还可以请教他一些关于专业领域的问题。这样不仅可以寻求反馈,还可以得到更深入的知识。同时,这些反馈对于下一次的修改和提升也非常宝贵。 

3.在大学或学会中分享自己的研究

如果你的论文被拒稿,那你也不必沮丧,可以考虑去大学或者学术界中展示你的研究。在这些学会中,其他学者会对你的研究进行讨论和评价,一些参与者可能会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,帮助你更好地定位和提升自己的研究内容。 

4.寻找其他杂志或会议

即使你的论文被拒稿,也不必放弃,应该重新分析自己的研究,找到能够接收自己论文的杂志或会议,这样就有了二次的机会。在寻找这些机会时,研究者需要更加注意各种期刊和机构的差异,并适当调整论文的内容和结构。 

5.志愿投稿

你也可以在一些免费的在线出版平台上自主发布你的研究成果,但请注意选择专业、良好的开放出版平台或网站。志愿投稿不仅可以帮助你扩大影响,还可以让你从反馈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。

总之,无论你的文章是否被接受,一个好的研究者都应该乐观、努力和不断寻找新的出路,发掘更多的机会,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标。